|
|
|
 |
地址: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石室乡 |
东村村中草药基地凉亭山1号 |
咨询电话:(传真) |
|
0570---3026001 |
手机: |
13587100800 |
邮编:324000 |
详情请参考“咨询方式” |
|
|
|
|
|
 |
|
 |
|
|
总论胸腔积液 正常人胸腔内有3~15ml液体,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,但胸膜腔中的积液量并非固定不变。即使是正常人,每24小时亦有500~1000ml的液体形成与吸收。胸膜腔内注体自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再吸收,其余的液体由淋巴系统回收至血液,滤过与吸收处于动态平衡状太。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,致使胸膜腔内液本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,临床产生胸腔积液(简称胸液)。
一、何谓胸腔积液 任何原因或局部病变破坏了原史动态平衡,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,导致胸膜腔内出现过多的液体积蓄在胸膜腔,称胸腔积液(简称胸液)。 胸腔积液不是一种疾病,而是全身性疾病或胸膜疾病的一种后果。其症状包括胸膜性胸痛和气促。胸腔积液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。前者是因微血管压力增高或渗透压减低引起,在影响胸膜腔液体形成或吸收的全身因素改变时,例如低白蛋白血症时,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或充血性心衰的静水压升高。后者是因胸膜炎症引起胸膜表面对蛋白性液体的透性增加,引起淋巴阻塞也可造成胸膜表面或淋巴管病变,在由细菌性肺炎、结核病或肿瘤引起的胸膜疾病,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产生胸腔液体积蓄。继发性淋巴瘤或转移性肿瘤的淋巴管阻塞亦可产生渗出性积液。所以对于胸腔积液,明确原发疾病,是诊治过程的关键。 二、胸腔积液主要病因和积液性质 漏出液、渗出液(浆液性或血性)。 脓胸 、血胸 、乳糜胸 、感染性疾病 。胸膜炎(结核病、各类感染)、膈下炎症 、肺结核、各类肺感染 、肺结核 、 肿瘤。循环系统疾患 、上腔静脉受阻、充血性心力衰竭、缩窄性心包炎 、恶性肿瘤、胸膜间皮瘤、肺梗死 、恶性肿瘤、血管瘤破裂、胸导管受阻、低蛋白血症 、 肾病综合征、肝硬化、其他疾患 : 腹膜透析、粘液性水肿、药物过敏、放射反应 、风湿热、系统性红斑狼疮、胸部手术后、气胸 、外伤、食管瘘、胸腔穿刺术后继发化脓性感染 、外伤致胸导管破裂、丝虫病 胸腔积液以渗出性胸膜炎最为常见;中青年患者中,结核病尤为常见。中老年胸腔积液(尤其是血性胸液)应慎重考虑恶性病变与恶性肿瘤(如肺癌、乳腺癌、淋巴瘤等)向胸膜或纵隔淋巴结转移,可引起胸腔积液。肿瘤累及胸膜,使其表面通透性增加,或淋巴引流受阻,或伴有阻塞性肺炎累及胸膜,均可引起渗出性胸腔积液。偶因胸导管受阻,形成乳糜胸。当心包受累而产生心包积液,或因上腔静脉受阻,使血管内静水压升高,或因恶性肿瘤所致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,胸腔积液可为漏出液。 三、临床上常见的几种: 1.感染性胸腔积液:多为浆液性、化脓性,如(1)结核性胸膜炎或结核性脓胸。(2)非特异性感染性胸膜炎。(3)真菌性胸膜炎。(4)寄生虫感染如肺吸虫、阿米巴病、丝虫病等。 2.肿瘤性胸腔积液:多为血性,其中以肺癌最为常见,另一类是胸膜肿瘤如恶性间皮瘤等。 3.漏出性胸腔积液:多见于肝硬化、心力衰竭、肾病等。 4.风湿性疾病与变态反应疾病:多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、风湿热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性胸膜炎。 5、现代医学方法无法明确诊断时,通称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。 四、西医治疗原则: 1.治疗原发病。 2.胸腔穿刺抽液,胸腔内注药(胸腔内的用药根据原发病的不同而不同)。 3.顽固性胸腔积液、慢性脓胸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。 4.慢性脓胸者可考虑手术治疗。 用药原则: 1.结核性胸膜炎应用抗结核药,如:异烟胼、利福平、乙胺丁醇等。 2.化脓性胸膜炎以抗感染为主,辅助胸穿抽液,脓腔冲洗及胸腔内注入抗生素。 3.癌性胸积液则抗癌药治疗及胸腔内用药。 4.针对不同的病因进一步治疗。 一、何谓脓胸 脓胸是指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胸膜腔感染性炎症,同时伴有外观混浊,具有脓样特性的胸腔渗出液。细菌是脓胸的最常见病原体。大多数细菌性脓胸与细菌性胸膜炎未能有效控制有关。少数脓胸可由结核菌或真菌、放线菌、奴卡菌等所致。目前感染性胸腔积液中最常见的病原体为革兰阴性杆菌,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球菌。革兰阴性杆菌中以绿脓杆菌等假单胞菌及大肠杆菌较为常见。厌氧菌作为脓胸的常见病原体亦已被广泛证实。肺炎并发的脓胸常为单一菌感染。若为肺脓肿或支气管扩张并发脓胸,则多为混合菌感染。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中,真菌及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甚为常见。急性脓胸常表现为高热、消耗状态、胸胀痛等。 二、西医治疗原则 控制感染、引流胸腔积液及促使肺复张,恢复肺功能。针对脓胸的病原菌尽早应用有效抗菌药物,全身及胸腔内给药。引流是脓胸最基本的治疗方法,反复抽脓或闭式引流。可用2%碳酸氢钠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胸腔,然后注入适量抗生素及链激酶,使脓液变稀便于引流。少数脓胸可采用肋间开水封瓶闭式引流。对有支气管胸膜瘘者不宜冲洗胸腔,以免引起细菌播散。 慢性脓胸有胸膜增厚、胸廓塌陷、慢性消耗、杵状指(趾)等,应考虑外科胸膜剥脱术等治疗。此外,一般支持治疗亦相当重要,应给予高能量、高蛋白及含维生素的食物。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维持酸碱平衡,必要时可予少量多次输血。 三、恶性胸腔积液 恶性胸腔积液多为恶性肿瘤进展所致,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并症,如肺癌、乳腺癌伴有胸腔积液者已属晚期。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了解肺内及纵隔淋巴结等病变范围。鉴于其胸液生长迅速且持续存在,常因大量积液的压迫引起严重呼吸困难,甚至导致死亡,故需反复胸腔穿刺抽液,但反复抽液可使蛋白丢失太多(1L胸液含蛋白40g),故治疗甚为棘手,效果不理想。为此,正确诊断恶性肿瘤及组织类型,及时进行合理有效治疗,对缓解症状、减轻痛苦、提高生存质量、延长生命有重要意义。 全身化疗对于部分小细胞肺癌所致胸腔积液有一定疗效。纵隔淋巴结有转移者可行局部放射治疗。在抽吸胸液后,胸腔内注入包括阿霉素、顺铂、氟尿嘧啶、丝裂霉素、硝卡芒芥、博来霉素等在内的抗肿瘤药物,是常用的治疗方法,有助于杀伤肿瘤细胞、减缓胸液的产生,并可以引起胸膜粘连。胸腔内注入生物免疫调节剂,是近年探索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较为成功的方法,诸如短小棒状杆菌疫苗(CP)、IL-2、干扰素β、干扰素γ、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(LAK细胞)、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(TIL)等,可抑制恶性肿瘤细胞、增强淋巴细胞局部浸润及活性,并使胸膜粘连。为闭锁胸膜腔,可用胸腔插管将胸液引流完后,注入胸膜粘连剂,如四环素、红霉素、滑石粉,使两层胸膜发生粘连,以避免胸液的再度形成,若同时注入少量利多卡因及地塞米松,可减轻疼痛及发热等不良反应。虽经上述多种治疗,恶性胸腔积液的预后不良。 中医治疗方法: 中医学认为,少量或无症状的胸腔积液,如果不是为了必要的检查,可以不予处理。 当积液较多,影响呼吸动力,甚至威胁生命时,在未找到其它有效治疗方法之前,胸腔穿刺,或引留有助于控制症状。治疗中,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外,针对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法可通过调节内者机体,用中草药健脾祛湿,引湿归源,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,直至痊愈。 具体内容请参阅“补漏汤治疗胸腔积液”及胸腔积液医案。
|
|
|
 |
|
|
|
|